人工智慧可由你的臉部特徵分辨你是不是罪犯,準確度高達89%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一個人工智慧(AI)系統來測試一小部分圖片,並能夠以89.5%的準確度預測罪犯。
這種技術引發了一些倫理和法律問題,增加了更多我們對AI所擔心的問題。
讀取罪犯的臉
根據他們的臉部特徵來評估一個人的可信度和無辜可能看起來是一個非常有偏見的事情,但是有些研究試圖表明這些批評可能有些事實存在。 十九世紀的犯罪學家Cesare Lombroso認為有些人是「天生的罪犯」,表現在某些臉部特徵。 最近,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展現了,人們通常根據臉部表情來判斷犯罪行為是非常準確的。
更多的證據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一個發展,用神經網絡可以正確地識別犯罪分子和非犯罪分子,準確率為89.5%。
研究人員收集了1856名具有受控年齡和臉部表情的中國男子的圖像。 約有一半的男子是被定罪的罪犯。 90%的照片用於訓練機器視覺的演算法,其餘的圖像是測試組。
開發人員Xiaolin Wu和Xi Zhang指出,AI決定了這個圖像是不是罪犯,基於三個特徵:上唇的曲率較大,眼睛之間的距離較短,並且由鼻子尖端到嘴角所形成的三角形較小的角度。
AI道德
研究人員收集的統計數據仍然引發了許多問題,研究報告並不是說明誰是犯罪分子,誰不是。 它引發了犯罪是否嵌入在我們的DNA中的爭議,以及學習機器如何容易地確定這一點。
這種發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我們該如何使用這種技術,光看成像,護照或駕照就可以指出誰可能是違法者,無論他們是否有犯罪。 這種技術會引起許多憲法問題,包括正當程序和隱私權。
這種可能性的未來已經召集了一些科技界的巨頭,包括谷歌,微軟和IBM,為了開發人工智慧道德的使用指南。 技術正在迅速發展,我們都必須共同努力,藉以幫助人類的發展。
Hssszn讚新聞著作權聲明: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來源: FUTURISM
Hssszn讚新聞著作權聲明:本網站所有內容由自家編輯選寫,並非內容農場複製貼上,所有文章之文字、非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