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火星有強烈暴風雪的第一個證據!
火星可能看起來像一片寒冷,多沙塵和乾燥的地方,但看來它的大氣也可以產生激烈、突然的暴風雪,特別是在晚上。
根據一項新研究,當太陽下山和氣溫下降時,火星遭受強烈的陣風而產生激烈的暴風雪,這表示仍然有很多我們對紅色星球不了解的事。
由法國皮耶及瑪麗居禮大學(University Pierre and Marie Curie)的行星科學家Aymeric Spiga領導的調查結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洞察關於火星上的天氣模式,這有可能有助於未來的探險者殖民火星。
2008年,NASA鳳凰號登陸器提供的數據,偵測到有下雪的證據在火星土壤的水冰裡,但一直無法被完全解釋。
現在,使用鳳凰號的數據和火星全球探測者號(Mars Global Surveyor)和火星勘測軌道衛星(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 spacecraft)的觀察結果,該團隊計算出,火星上的降雪並不僅僅是在緩慢而逐漸的過程中發生,這是由於火星細薄的大氣所做的推測。
反而,新的天氣模型表示,紅色星球體驗更加戲劇化的東西:瘋狂的暴風雪將小冰塊砸向火星表面。
被輻射冷卻觸發,熱量將迅速逃離火星的大氣,該團隊計算出,冰冷的火星雲中的氣溫會迅速下降,高達每小時4攝氏。
隨著熱空氣從表面上升,與從上而下的較冷的空氣團體相結合,每秒高達10米(32.8英尺)的強風把雪帶下來,這是一種稱為「微下擊暴流(Microburst)」的現象。
與科學家以前對火星降雪的了解相比,這些迷你暴風雪可能比較激烈,但這些局部風暴中的實際出雪量仍將是微不足道的。
Spiga 解釋「總體來說,水量相當小,所以你不可能在火星上建造雪人,你將不能夠設滑雪站。」
研究人員認為,大雨在火星表面會產生大量的霜凍,而不是看到厚厚的積雪。
至於為什麼科學家以前從未發現過這些暴風雪,Spiga認為這是因為他的團隊結合了三種不同的估計: 大型氣候數據、空氣亂流模型和當地天氣預報,來揭示這一現象。
如果假設是正確的,這意味著未來的火星殖民者不會只是在紅色星球的極地冰蓋遇到雪,而是在輻射冷卻引發這些微下擊暴流的任何地區都會遇到,這是未來任務應該記住的事。
「由於它們發生在大氣較低的地方,你會想避免這些動盪事件,以確保飛行器安全著陸。」
研究結果報告在Nature Geoscience。
Hssszn讚新聞著作權聲明: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來源: Sciencealert
Hssszn讚新聞著作權聲明:本網站所有內容由自家編輯選寫,並非內容農場複製貼上,所有文章之文字、非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