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電子和夸克可能有意識的體驗
人類知道有意識(具有主觀感覺和體驗的現象)存在的唯一原因是因為我們擁有情感和經驗。雖然科學家們已對這方面進行了數個世紀的研究,科學家們在理解意識上仍未取得任何重大的進展。
不過,哲學家Philip Goff最近出版的新書深入探討了這幾千年老的理論,將它歸因於所有形式的物質,一直到電子和夸克,來幫助解釋意識到底是什麼東西。該理論被稱為「泛心論」(panpsychism),《科學人》最近發表了對Goff的深入訪談,以探討他書中主要的主張。
Goff表示,「基本的原因是,現實的基本組成部分,可能是電子和夸克,具有極其簡單的體驗形式」
根據Goff的說法,泛心論並不將意識定義為反思自己存在的能力,而是將它更簡單地定義為以某種方式體驗世界的能力,例如,感到痛苦或愉悅、看到景象或聽到聲音。
雖然,很明顯有一些動物的意識能被這樣定義,我們知道狗能看見東西,貓把我們的東西丟下桌子後會有愉悅感,普遍的共識似乎是,隨著生命形式變得越來越簡單,它們的意識會變得越來越少,直到某個程度,意識不再了。
Goff表示,「但是,假設這種持續性意識會逐漸消失但未完全關閉的前提下,至少這是連貫的,它會轉化為無機物,基本粒子具有幾乎難以想像的簡單體驗形式,以反映它難以置信的簡單本質。 這就是泛心論學家所相信的。」
相信意識在某種程度上是我們大腦造成的,這表示神經科學家應該能夠找出答案,不過,他們卻完全毫無頭緒。
如泛心理學家所言,如果我們將意識定義為所有形式的物質所具有的不可觀察的特性,那麼我們將出現一個不僅基於科學,而且是科學與哲學相結合的統一意識理論。
Goff表示,「這為我們提供了將意識融入我們科學世界觀一種精美、簡單、優雅的方式,將我們從內部了解到自己的知識與從外部告訴我們有關物質的知識融為一體。」
參考資料: Scientific America
